高等學歷真的“通貨膨脹”了嗎?
分類: 最新資訊
美容詞典
編輯 : 美容
發布 : 05-13
閱讀 :131
古代有科舉制度來選拔人才的方式,如今千軍萬馬學子參加高考,在國內文憑一直被認為是一種體現社會地位的通貨。因此當我國高等教育入學率不斷攀升,供需發生了變化之后“文憑”也被當作經濟產物一樣出現了“通貨膨脹”。高等教育普及化國際上通常認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在15%以下時屬于精英教育階段,15%-50%為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50%以上為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我國教育部提出的2020年達到50%的目標,從此實現高等教育大眾化到普及化的歷史性“轉段”。2022年中國高考報名人數達1193萬人,普通本專科錄取率達90%以上。圖片:教育部門數據顯示全國高考人數增長加上大學生就業率逐年創新低,對于學歷貶值不可逆的論調也就抬頭了。根據相關部門預測,2023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將達到1158萬人,比2022年同比增加82萬人。但現在已經不是從高校畢業就上岸的時代了,畢業高校成了一種標簽,一種個人綜合實力和素質的代表?,F在在簡歷中沒有“985”“211”“QS前100”等關鍵詞,可能連HR的電話都接不到。這已經成為高校就業中的一道門檻,但并不代表對頂尖高學歷人才需求的消失。圖:全國985、211高校平均錄取率知識透明化時代來臨學歷越來越內卷的原因一方面與這二三十年來高等教育擴招有一定的關系,而我認為更重要的是,過去大學里學的知識是具有壟斷性和封閉性。隨著互聯網和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我們的生活已經開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技術的成熟已經使得我們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這些變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學歷內卷的現象。在未來的幾年中,我們將會看到越來越多的工作被流程自動化,或AIGC工具所取代。而另一方面,知識付費時代幾乎沒有什么知識是無法獲取到的。這意味著,那些只有高學歷但缺乏實際技能和創造力的人將會面臨更加嚴峻的就業形勢。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的教育體系也將順應趨勢做出調整。但當下看來,個人更應該先將關注點放在實際技能的培養上,而不是僅僅追求高學歷。頂尖學府以外的大學生就業時,不一定要擠在一條跑道上。比如,今后社會分工會越來越細化,AI可能會替代很多腦力勞動。但為人服務的勞動價值需求反而會增加。今后也可以借助AI作為你的幫手完成很多工作,未來的就業形式將會打破傳統更多樣化。這里有一個好消息,妙知云為你提供一站式AI云助理解決方案。企業和個人都可以很便利地使用妙知云AI助理。只需要導入文字格式的知識和數據,就可以訓練你的專屬AI助手了!妙知云AI助手可以快速集成到公司對外對內的交互平臺上,比如培訓、網店、網站、公眾號等等。對個人來說,如果你是一個系統管理員,不再需要通過回答同一個問題10次的方式來處理用戶問題。如果你是一個教師,你的網絡課堂可以變成現場提問環節;如果你是一個學生,你可以讓它作為為自己的學習助手。無論你的需求是什么,妙知云都可以幫到你。如果您對妙知云服務感興趣,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并填寫需求表單,我們將盡快與您取得聯系哦,并有機會獲得一個試用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