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股“歷史規律”發力了?狂買背后,外資開始大規模賣空“期指”
分類: 最新資訊
美容詞典
編輯 : 美容
發布 : 06-24
閱讀 :211
“股神”巴菲特持續看好日股,“日特估”的熱浪席卷全球,國外投資者繼續為此“瘋狂”,但兩個月的持續涌入,似乎已使外資的對日股的“熱情殆盡”,開始大規模賣空“期指”。6月23日周五,日本股市低開低走,日經225指數持續走低,日內跌幅達2%;日本東證指數跌1.43%,報2263.68點。數據顯示,盡管外資繼續“狂買”日股,但開始大規模賣空“期指”。截至6月16日當周,外國投資者賣出了三個月來最大數量的日本股票期貨。根據日本交易所集團的數據,上周外資賣出了6570億日元的股票期貨,創自3月中旬以來的最大拋售記錄。彭博社分析指出,隨著日股飆升至33年來的最高水平,外資需要買空期指來對沖。同時,外資連續第12周流入日本股市,上周約6410億日元(45.2億美元)進入日本股市,使得外資現金和期貨交易的總流量在11周內首次轉負。截至上周,外資流入日本股市的規模已達6.175萬億日元(432億美元),刷新2013年3月以來最長的凈流入時間。大和證券的高級技術分析師Ryohei Yoshida表示,來自歐洲的投資占到了整體外資的四分之三,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對日本經濟的積極展望時,外資往往會進入日本股市。Yoshida說:“過去的經驗是,當IMF認為日本的經濟狀況優于其他國家時,外資會持續約兩個月購買日本股票。考慮到他們在四月和五月大量購買了股票,他們對日本的輪換結束了,那將不足為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4月份表示,今年日本經濟增速將加快至1.3%,遠高于歐元區0.8%的增長和英國0.3%的收縮。“進擊”的外資與謹慎的內資華爾街見聞在多篇文章中分析指出,許多投資者認為,日股創下33年新高,是被低估、但有高分紅且正改革治理能力的日本上市公司,即所謂的“日特估”推動的結果。此外,根據近期公布的日本宏觀數據,經濟學家們普遍認為,日本的經濟、通脹和薪資確實正駛入良性軌道。在日本企業收益穩健、利潤增長的同時,日本各行各業薪資得到提升,這樣的增長預期或將進一步刺激日本的國內消費,并吸引投資,從而幫助日本實現企業盈利一薪資增長一內需擴張的良性循環。高盛在6月21日的最新報告中上調日本股市目標位,稱對于日本企業改革的預期以及相對于海外市場的穩健基本面已經推動日本股市今年大漲。包括Kazunori Tatebe在內的高盛分析師在報告中將東證指數12個月目標位從2200點上調至2500點,這意味著日本股市較周三收盤還有8.9%的上漲空間。高盛在報告稱,“我們預計日本股市秋季將重拾升勢。半年度財報可能出現積極結果,包括企業上調指引、宣布更多提高盈利能力的措施以及回購。”但日本散戶并不贊同,分析師指出,散戶們已經習慣了日股反復觸頂,因此對“追高”策略并不感冒。數據顯示,截至上周,日本機構和個人投資者連續第12周的凈賣出8230億日元(58億美元)的股票。東京信金資產管理首席基金經理藤原直樹表示:“外國投資者認為本次通脹可以持續,但日本國內投資者仍深陷通縮心態,認為價格可能再次回落,存在認知差距。”樂天證券策略師Masayuki Kubota指出,在1990年日本泡沫經濟破裂前,國內散戶投資者是市場上漲主要推動力,而外資則是凈賣家。然而,自從泡沫破滅后,外資成了凈買家并將日本股市推至三十三年來的高點,這一趨勢已經持續了30年。